隨著固態硬盤的普及,市面上涌現出不少白菜價的產品,所以選購物美價廉的固態硬盤越來越難,本次深圳市鑫科普瑞為你帶來固態硬盤選購指南,一起來看看。
一、看品牌
短短幾年,固態硬盤產生了不計其數的品牌,但是能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品牌卻寥寥無幾。所以我們在挑選固態硬盤時,不妨選擇一些大品牌的固態硬盤。另外,大品牌產品一般在售后和軟件支持方面也做的都比較好。
二、容量
目前固態硬盤的容量普遍相對較小,最常見的有64GB、120GB、128GB、256GB以及512GB等等,相比機械硬盤普遍要小不少。而目前主流熱選的容量是120-250GB,這個容量版本對于多數用戶夠用,并且性價比是目前最高的。
三、顆粒
固態硬盤雖說技術門檻很高,但它的結構是很簡單的,主要由主控+PCB+閃存顆粒組成。這其中閃存顆粒成本最高,所以很多小廠商為了降低閃存顆粒的采購成本 ,往往會選擇廉價的白片、黑片顆粒,其擦寫次數過低,數據安全性無法保障,不推薦。
固態硬盤顆粒有三種類型,分別為SLC、MLC、TLC。其中SLC顆粒最好,具備10萬次寫入次數,具備高壽命等特點,廣泛用于高端固態硬盤當中,MLC顆粒次之,寫入次數在1萬次左右,是目前主流固態硬盤顆粒類型,使用壽命適中,最差的為TLC顆粒,寫入次數僅1000-5000左右,廣泛用戶低端入門SSD固態硬盤當中。
四、主控
固態硬盤的固件和主控往往是很多網友容易忽略的地方,因為這部分技術術語比較難懂。
主控芯片即SSD的大腦,好的主控能夠盡可能地發揮好顆粒的性能,提升穩定性,又能有效解決SSD使用一段時間后掉速的問題。
五、接口類型
無論多好的固態硬盤得先看你的電腦支不支持那么高的讀取與寫入速度。這里需要看硬盤的接口類型。SATA 是SerialATA的縮寫,通俗的說就是是串行數據傳輸接口。
要選購一款靠譜的SSD,獲得安全、穩定、無憂的使用體驗,可考慮性價比高的一線品牌,只選擇合適的,不選擇最貴的。